將買書的成本轉換為資產
簡介
《這樣閱讀讓我高收入》封面已經開宗明義地說明,作者本山裕輔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傳達「將買書的成本轉換為資產」這件事,如果只是一味地讀書,卻沒辦法運用在工作上或者提升自己的技能,甚至讀過就忘記內容,這樣的讀書方式只是在消耗成本,唯有將書本的內容轉化成自己能夠理解的知識與技能,進而對自己的事業有所幫助,這樣才是將買書閱讀的成本轉換為資產。
有別於其他在談閱讀法的書籍,大多著重在講解閱讀的方法,本書作者既然主張將書中內容轉化為資產,因此書籍主要可分為三個重點:
一、以「產出」為目的進行自學。
二、「問題具體化」之後再選擇書籍。
三、整理出能為自己不斷重複提取使用的筆記。
自學的循環
有別於以往在學校為了迎接考試而拼命讀書的「輸入 ⭢ 輸出」過程,出了社會以後,自學的順序應該改成「輸出 ⭢ 輸入」。
先釐清自己想要獲得什麼樣的知識或技能,可以先從自己目前會的進行橫向擴展會比較容易一些,再來就是要有產出的機會做出成果(Output),然後藉由旁人(主管、同事、朋友、家人)的回饋建議,了解自己的產出成果有哪些不足,並且對於產出結果以及這部分的知識落差進行補足(Input);接著繼續改善產出的成果、蒐集回饋、增加這部分的知識,重複循環一直到可以當作自己的資產為止。
讓問題具體化
當我們有實際的產出的成果與經驗,並且得到來自他人的回饋之後,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產生疑問,這時候我們就更能夠聚焦在相關的主題上面,在尋找書籍等參考資料,並且進行閱讀吸收時會更有效率。
在有產出經驗的狀態下閱讀書籍,能夠將過程中分散、片段的知識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因此在選書的時候就能夠知道自己閱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長期發展的知識還是達成短期目標的產出。
有效率的閱讀
跟許多談論閱讀法的書籍一樣,作者也提倡八二法則的閱讀方式,也就是閱讀關鍵的 20% 就能掌握書中其餘 80% 的內容;並建議縮短每次閱讀的時間,增加重讀的次數,每次閱讀的重點與目的皆不同,藉由反覆的閱讀快速掌握書籍的主旨。
精萃一頁式筆記
要將一本書的重點摘要成一張 A4,就必須判斷哪些該留哪些要刪,否則就會變成冗長的贅述,或者流水帳一般的條列記事,要避免這種情況就必須思考,並且理解要點是什麼。
若理解作者對於自學的脈絡,其實可以發現,從產出成果獲得經驗,然後讓問題具體化,再根據問題選書,然後使用關鍵式的閱讀法,這過程就已經不斷地在思考了。
為了要理解書籍的內容,可以使用提問三兄弟反問自己(What、Why、How)並進行整理:
What:作者提出的主旨(問題 / 主張 / 目的)是什麼?
Why:這些主旨的根據是什麼?
How:提出什麼具體的解決方法?
同時,若一本書的架構是根據這樣的形式書寫,這樣的書籍閱讀起來也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