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心態是謙遜,謙遜不只是美德,更能幫助自己在市場上堅持得夠久
前言
致富需要什麼心態?大無畏的犯險勇氣?打死不退的精神?還是細水長流的耐心?或者其他你能想得到的美德?
賺錢的方法有很多,開公司、參加創投、公司上市,在股市、房地產等各種市場大發利市,或者加盟店、小生意攤、致富的方法都寫在六法全書裡(咦?)。
無論你能想到的致富方法是什麼,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認為,你看待財富的心態比賺錢的方法更重要,理財和你的智商或者專業知識技能幾乎無關,而是和你的行為模式、思維模式更相關。
我將《致富心態》的內容分為以下三段,並不按照故事的章節做排序,而是我認為本書的重點重新做整理:
- 培養謙遜的美德
- 生存心態能讓你在市場上堅持下去
- 接受現實,適時改變
Part 1. 培養謙遜的美德
比較心態是現代社會的問題,也是讓你一直存不到錢、一直沒辦法讓資產增長的原因。
身處在一個社群媒體活躍的年代,我們很難不去注意到外界發生什麼事,尤其在演算法的推波助瀾之下,愈關注什麼,打開手機看到的都是我們關注的畫面。某個網紅又穿了哪雙新鞋、某個潮牌又發表了新品、哪個名人如何投資暴賺、現在哪支股票最飆,這些都耳熟能詳了。
為了跟上潮流和別人攀比,你曾經盲目地支出自己的所得,甚至舉債超支嗎?或是覺得市場哪裡熱度最高,就跟著跳下去,甚至還開槓桿操作,完全不考慮自己能不能承受那些風險?
在你眼中優渥的生活或瘋狂大膽的決策,在他人眼裡只不過是合理且適度的做法,但對你來說可能要支出超乎預期的成本、承擔不必要的風險才能跟別人比較,而且還更危險。
不要去追逐那些昂貴、滿足虛榮心,但是對你來說可能沒什麼用處的東西,把錢存下來,然後制定一個適合你自身的長期財務計畫,依照計畫將金錢投資在可以讓你的資產增值,讓你未來可以買更多東西的資產上。
無論你身處哪種階段,剛開始工作還沒有多少存款的社會新人、小有成就也有點存款的社會中堅份子,全職家庭主夫或主婦,或者退休族,無論你是誰,都沒有必要拿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去賭自己不需要的事物。
不進行無謂的比較、不做不必要的消費,保有「知足」的心除了能為自己帶來心靈的平靜之外,還能夠主動地意識到這樣的行為、消費、投資已經超出自己能承擔的範圍,而且那個行為並不值得拿自己現有的東西去冒險。
世上有很多事情不管它的潛在獲利有多龐大,都不值得我們拿自己的生命、家庭、健康去押注,一旦賭錯了,賠上的可能不僅止自己一個人,還有可能連累身邊的人。
知足就是謙遜的一種表現,培養謙遜的心態讓你敬畏市場、尊重風險、不跟風攀比、遠離誘惑、關注自己真正需要的,關注能讓自己長期成長的事物。
謙遜的人知道自己所擁有的多麽珍貴,知道他無法承受什麼樣的損失,他關注的是長期的發展,他不會拿短期的風險去換長未來的資產。
Part 2. 生存心態能讓你在市場上堅持下去
致富的關鍵不在於你能賺多少錢,也不是聰明才智或者見過多少風浪,而是能夠長久地在市場上活下來,不被迫出局。無論這個風險是經濟金融市場帶來的損失,或者是工作、生活、家庭意外的事件而需要動支大筆費用;一旦中斷你的財務計畫,想要致富的目標只會更遙遠。
『 這個世界是長尾所驅動的 』,長尾效應有幾個意義:
第一、豐厚的成果通常來自於幾個關鍵的小事件
然而,當下我們很難察覺這些事件在未來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很容易忽略,然後分心於其他事情上面;而且我們也不知道哪些事情才是關鍵,所以只能一直嘗試,然後持續做那些對的事。你可以不斷地嘗試,但是要關注風險,適時止損,不要讓損失擴大到讓自己無法承受才要退出,這樣的話,就算你搞砸幾件事,最後仍有可能致富。
第二、長尾效應最重要的就是時間
就算你做對了事情,但是沒辦法堅持看到成果顯現的那一天到來,那也是枉費。因此,你要在市場上活得夠久、堅持下去才能看到長尾發揮的效應,也就是複利的威力。複利才是讓你能夠致富的原因。
第三、預留犯錯的空間
這是本書不斷強調的重中之重了。承前面兩點講的:1. 持續做對的事;2. 活得夠久才能看得到。
為了能堅持到收穫那一天,我們必須要保護自己。也就是要「預留犯錯空間」。風險常伴著我們,無論是個人的決策行為所導致,或者社會、經濟變動所影響,一旦這個失誤大到超過自己所能承受的,那就有可能被迫中斷好不容易打造起來的財務計畫,甚至將整個人生賠進去。
存錢,盡可能地提高你的儲蓄率。存在銀行的現金也許只能收到幾乎可以忽略不看的利息,每年的購買力甚至還會被通膨吃掉,但是現金存款帶給我們的「隱形好處」是:預留犯錯空間。
當風險來臨時,而且我們有足夠的現金水位,可以幫助我們:
- 度過這個困難時刻。
- 面對選擇時比較有彈性,不致於急病亂投醫或者被迫做選擇。
- 不中斷長期的投資,放著讓它繼續增值,讓它發揮複利效果。查理.蒙格曾經說過:「讓複利發揮的首要原則就是,沒必要的話,絕對不要中斷它」。
因此本書一直強調的心態就是要「謙遜」,謙遜的人敬畏一切我們無法掌控的風險,我們雖然不知道那份風險是什麼,何時會到來,但是我們知道它有一定的機率會出現,我們敬畏它,不因過度自信而無知,我們知道能長期待在市場的人就能享受豐厚的獲利。
Part 3. 接受現實,適時改變
以上兩段分別在講培養謙遜心態和生存心態,為的都是長期的目標,現在要講的接受現實已經改變了我們的認知,並且快速做出反應,適時改變計劃,也是為了長期發展的目標。
這一段也和「預留犯錯空間」息息相關,這個概念在《致富心態》這本書中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說它是重中之重都不為過,而提高儲蓄率,增加自己的現金儲備就是讓這個空間擴大的基本手段。
我們必須承認社會會變動,這幾十年來我們不斷見證科技如何推動與改變我們的社會,不只人們生活的型態發生變化,許多工作機會也隨應而生、隨應而逝,看看這兩年已經應用到個人和工作層面的人工智慧帶給我們影響,AI 甚至已經能取代部分工作機會了。不只工作機會增加或消失,企業如果跟不上時代變遷,消失的速度只會更快。書中有提到美國羅素 3000 指數,這個指數涵蓋許多美國的中小型企業,這三四十年來有 40% 的公司已經被排除在指數之外(甚至已經消失了)。
長期投資說來簡單,實際做就知道有多困難,幾十年的時間免不了要經歷幾次市場的起起落落,可能某幾年有高額的報酬,結果接下來幾年衰退三成以上,這時候還能抱得住嗎?能夠不懷疑自己的計畫嗎?
書中作者鼓勵讀者,將市場的波動和不確定性視為收穫長期複利的手續費而不是罰款,這樣比較容易堅持下去;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財富之神也不會眷顧不願意承擔任何風險的人,這種不確定性就是我們需要付出的代價。
另一方面又要我們關注隨時風險,如果事情的變化已經超出自己原本的計畫,那麼我們也要盡快地調整自己的計畫,不要死抓著過去付出的心血。例如,你投資的某間公司不斷地出現獲利衰退,企業也找不到提振方案,甚至有些還爆出造假的醜聞,像是書中提到的奇異電子,這時候就要果斷地做出離開的決定。
而我認為,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分散投資也是分散風險的一種方法,如果資金不夠多,可以按照《持續買進》這本書的建議,買 ETF 就好,不要壓注某幾支個股。
結論
本書環繞著幾個重點:謙遜、存錢、預留犯錯的空間、生存心態、長尾效應。
最重要的心態是謙遜,謙遜不只是美德,更能幫助自己在市場上堅持得夠久,能夠尊敬市場,並且不輕視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獲利,然後享受複利帶給自己的獎賞。
最後要想想自已為了什麼目的而投資,每個人的背景和目的都不同,你要為自己制定一個合理的財務計畫,而不是到處聽別人成功的故事照抄作業。
作者在書中分享一段他很喜歡的話,我聽了也很有感觸,因此也想跟所有人分享。納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說道:「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
人人都追求財富自由,而真正的自由就是找回幸福感,幸福感則是能夠掌控自己的時間,在自己想要的時間和重要的人在一起做喜歡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