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份君 BackupKun

備份人生記憶的閱讀模組日誌

0%

Morgan Housel《一如既往 Same As Ever》:探索不變的財富智慧

一如既往封面

一直以來恆常不變的事,也將形塑未來

前言

一如既往》是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繼《致富心態》的另一本著作,作者將那些我們常在歷史事件看到、在我們身邊發生、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習以為常的事件,用他善於觀察的細緻眼光將人性的故事說出來。

這個世界一直在變動,無論是自然環境和物種,又或者是人類社會經濟和科技文明,每分每秒都在改變,未來一直在改變,人們也很熱衷於追逐和猜測未來會怎麼樣,事情會如何發展、世界有什麼變化。

與其將目光放在追索各種未來的劇本,不如好好地研究,在這個變動無常的世界裡,有哪些事情是恆常不變的,而這些恆常不變的人性、事物正是影響著我們的現在,並且持續形塑我們的未來。

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曾經針對記者的問題反問,很多人都讓他預測未來十年會有什麼變化,但是從來沒有人問過他『未來十年有什麼不會改變的?』,貝佐斯認為這個問題比有什麼事會改變更重要。

本書共有 24 章,每一章都用數個故事談論一個不變的主題,我不打算講全部的章節,只談談我自己覺得比較有啟發的部分,我蠻推薦親自讀這本書,淺顯易懂的敘事並不燒腦,而且更能明白作者想要傳達的完整內容。我將《一如既往》的內容分為以下四段,不按照故事的章節做排序,而是我認為本書的重點重新做整理:

  1. 人性和心理
  2. 風險、耐心與長期思維
  3. 期待與現實的落差
  4. 挑戰、痛苦與成長

Part 1. 人性和心理

是什麼因素驅動我們人類社會的變化和進步?有人說是渴望,因為渴望讓人想要獲得更多,無論是金錢、土地、權力還是知識,而過度和自私的渴望會演變成貪婪。什麼時候人們會變得貪婪?不滿足於現狀,即使現狀並不差,然後看到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產生了強烈的嫉妒。

查理.蒙格曾經說過:「世界不是被貪婪驅動的,而是嫉妒。」

人會因比較而引起嫉妒心,嫉妒讓人失去理性,讓人更容易被利益誘惑,然後忽視風險,做出超乎常理、瘋狂的事。

加上人們喜歡聽故事,尤其是那種帶給他們信心的動人故事,像是可以給他們一個確定的未來那般;再者,多數人傾向逃避複雜難懂的事物,如果有個人懂我們不懂的,又用我們能聽得懂的方式講給我們聽,我們就容易認為這個人是這領域的專家。一旦這個人說起動人的故事誘惑,或者別人假借他的身分進行詐騙,許多人連思考都不思考就投資了。

不用去預測市場會怎麼變化,只要知道人性就是為利所趨,深受爆賺、財富自由的故事所吸引,落於人後那種不滿比沒賺到錢更讓人不甘,競相投入就會引發進一步的瘋狂和不合理的市場,然後看著市場崩潰,週而復始,人性一如既往。

Part 2. 風險、耐心與長期思維

揠苗助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聽過,這是一個為了更快達到目標而做了不應該做的事,結果導致反效果。

我並不否認許多現代科技就是為了更快、更好、更有效率而來,這種缺乏耐心的人性帶給我們更便利的生活,然而世上還是有很多事情需要時間去醞釀才能獲得成果,尤其是那些具有複利效應的事物,例如自我成長、人際關係、企業經營、投資。

但是我們很容易被短期事件所影響,而短期事件又特別容易受到群體的情緒干擾,各式的激情與恐慌都有可能出現劇烈的波動,所以人之常情總會想要避開通苦,如果沒有足夠準備的人可能一次就被掃出市場,錯失讓複利成長的機會。

但這並不意味著長期投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整個市場不可能所有人都在做長期投資,因此短期的波動、市場衰退會一再地發生,當市場衰退三成以上而且還看不到盡頭時,你的心真的能不受一絲干擾,淡淡地說「才三成而已,還好啦!市場會再回來的」?不要小看在這段時間內心態的變化,人性的干擾、伴侶的勸說、朋友的恐慌,長期投資從來就不簡單。

再者,有些人會錯誤地把長期投資當作一張「保護毯」,將所有的錯誤和風險都丟給長期投資,然後無視之前犯下的錯所造成的損失。如何避免這個情況呢?作者在書中建議「保有彈性」,找出你所投資的產業或資產裡面,永久不變的那極少數項目是什麼?這些才是可以運用長期思維的選項,其他的都有彈性調整的空間。

人性缺乏等待事物成長的耐心,以致於想走捷徑投機取巧,甚至無視風險,直到碰見風險。我們就是有一種非得一直衝,頭受傷了才知道撞牆了的心理。然後好了傷疤忘了疼,再週而復始幹蠢事,一如既往。

Part 3. 期待與現實的落差

每件事都設定超高的期望值、過於專注完美,容易忽略其他的事物而導致變化不及。

許多人都推崇職人精神,認為一件事要不斷琢磨、淬鍊過後才是高超的表現,這當然也是長期思維的表現。而作者在書中的意思,指的是應該要有點風險的概念,當你把所有的精力和資源都投注在某一件事上面時,如果時代發生劇變,原本這個時代熱門的技能,到了下個時代再也不重要,而你只會這項技能,或者你只投資在某一家公司的股票,當這項巨大的變化來臨時,將會無所適從,甚至蒙受巨大損失。

因此,稍微降低一點期望值,原本不期不待的事情只要稍微超出自己預期的好,那就像是一種獎賞一樣,能夠提高個人的滿足;而過於極致的要求只要出現一點不如意,可能會導致情緒和理性失控。

像悲觀者一樣儲蓄,像樂觀者一樣投資。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提倡的「安全邊際」概念和作者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在《致富心態》提到的「預留犯錯空間」是一樣的概念,不要過度追求完美指的也是不要讓自己沒有任何緩衝空間。

Part 4. 挑戰、痛苦與成長

有許多成就和創意都是在壓力之下出現的,逆境和適當的壓力可以讓人聚精會神,想盡各種辦法充分運用手邊的資源;而當人們處在一個舒適環境加上沒有目標的生活時,很常因為太過平靜、生活太過無聊,然後產生一些瘋狂的想法和行為,通常做這些傻事時也輕忽了風險,平靜會播下瘋狂的種子。

不論是企業或個人,當取得領先優勢之後很容易陷入茫然,不知下一個目標是什麼,或者胡亂操作一番,取得競爭優勢很困難,保持領先地位又更難。人難免有懈怠的時候,競爭對手也就是從這時候趁虛而入的。想要保持競爭優勢,唯有設定下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不斷往前奔跑,持續保有競爭的意識。

結論

本書談論了幾個恆常不變的人性及行為模式,忽視風險、沒有耐心想抄捷徑、嫉妒愛比較、為利所趨等,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各種人性,一直以來塑造我們的歷史和現在,並且肯定會持續形塑未來。

那些崩潰的帝國或企業,是因為什麼原因而潰敗的?壯大之後就忽略風險、輕視競爭對手、貪婪地四處掠奪埋下更多隱憂而且不處理,新技術已經逐漸被普世運用卻仍固執開發自己的路線,過往的歷史經驗可以借鏡到這個時代哪些企業或產業身上?知道這些也許不能幫助你找到能夠持續成長的好標的,但是可以讓你提早辨認並且避開。

有一件事雖然不是本書的主軸,不過是作者認同的價值,那便是長期投資。誠如前面所說,我們很容易受到短期事件的刺激而受到影響,如果沒辦法辨認這些刺激是源自什麼樣的「本質」所導致,我們就很容易被牽著走。

作者在書中有建議,少看新聞、多讀書,尤其是讀好書。

新聞說的是當下的事,這種短期的資訊會過期;長久有用的資訊能夠讓你積累知識,告訴你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又「為什麼」將來仍有可能發生,這個「為什麼」正是來自於平時廣泛閱讀、吸收知識才能發揮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