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份君 BackupKun

備份人生記憶的閱讀模組日誌

0%

Logan Ury《哈佛 X Google 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教練,我好想談好戀愛

哈佛 X Google 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封面

從科學的角度重新認知愛情的盲點與實踐方法

行為科學應用於戀愛?

應該有不少人認為,戀愛就是某種機遇相識,自然而然地走在一起,相處過一段時間覺得不適合了就分手,適合就結婚,過程都差不多這樣,水到渠成。但為什麼有人可以這麼順利,而有些人卻老是碰壁?是因為外在條件不好?還是擇偶門檻太高?或者前世情債已結?

作者 Logan Ury 擁有哈佛心理學學位,並曾經在 Google 的行為科學團隊擔任研究員,對於人類行為、各種認知和偏誤都有深刻的洞見,並將這些專長應用在她的事業,現在身為一名專業的戀愛指導教練,她運用她的專長訪談與解析客戶的愛情困境。當然,每個人的感情狀況都不盡相同,但是背後可能都有大同小異的因素。

行為科學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人類很不理性,我們常被自身的認知、經驗、外在狀況、情緒等各種因素影響,做出違背自身最佳利益的錯誤選擇。《哈佛 X Google 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這本書就是要幫助讀者利用科學的方法找出愛情的盲點,並且改變思維和行為。

書名其中兩字「指南」意味著作者會提供一套很明確的「流程」,這些流程除了有科學的依據之外,也有作者身為一名戀愛指導教練,在她的職業生涯中處理的各種案例。這個流程也許無法讓我們完全照抄,但是一個我覺得很不錯的參考思維。

理論與實踐

了解盲點,打破迷思

作者先點出現代人約會、尋找對象的困難之處,包括現代社會演變、科技進步、兩性或多性關係等都與幾十年前不同,除了外在環境的變化,個人對於感情的盲點也需要了解,唯有先了解對自身以及愛情的盲點之後,才能進一步打破迷思。書中提供了簡單的問卷,測試你自己的愛情傾向,後面的章節都會一一解釋,每一種愛情傾向的人各有怎樣的盲點,並結合心理學「依附理論」探討克服的方式。

依附理論

許多人會被自己的盲點所困住而不自覺,而這部分可以從心理學來探討。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經驗、心理創傷等,都可能在無形中或大或小地干涉我們的選擇和行為,作者在書中認為心理學的「依附理論」能夠解釋,個體對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並如何地影響人際關係,特別是親密關係。主要分成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附

Logan Ury 會在書中簡單地探討各種依附類型的人在愛情中的行為,這些依附類型會如何影響伴侶之間的相處,以及我們該選擇哪些特質的人當長期伴侶。

理論是基礎,經驗要靠實戰

了解外在與內在的困境之後,開始要進入實戰,然而,完美主義是大敵。有些人追求完美,非得要找到畢生所愛、靈魂伴侶才願意投入感情關係,有些人則害怕自己表現得不夠好,總懷著一種自卑的感覺。不過有太多的研究都揭露,造成拖延、遲遲不行動的元兇正是完美主義,完美主義甚至會讓我們陷入嚴重的內耗,讓許多機會從眼前溜走而事後懊悔。

不要再拖延了,直接開約,並且不斷地嘗試,這樣才能從這個過程中更了解自己真正想要與適合的對象和關係是什麼樣子。

科技進步讓我們認識對象的範圍擴大到幾十公里以外的陌生人,工作型態改變也讓我們不是一輩子被困在一個小鄉村裡,雖然選擇看似變多了,我們卻反而陷入「選擇的弔詭」和「分析癱瘓」的困擾。

所以作者根據各種研究與教練生涯中的實務觀察,提出網路交友和現實環境交友的實戰技巧,而不是讓每一場約會都像是在工作面試,或者交換個人故事那樣無聊與制式化。從不斷探索約會的過程中,人們會逐漸發現,我們原本設定符合真命天子、真命天女的條件,其實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與適合的。

戀愛是刻意地選擇與經營

找到對象只不過是愛情的第一步,認知初期的激情不是愛情的全貌,而是關係中的兩人如何開誠布公地討論,「你們要知道自己目前在哪裡,未來想去的方向是否一致」,這一點很重要,所以作者在書中一再提到,而這些認知在書中都有方法和技巧提供給伴侶雙方去實踐。

從第一步開始到定義關係、同居、分手、結婚這些過程,都是我們刻意選擇與經營的結果,這個過程可以使用科學的方法來幫助我們。

當然有些人會想「我談個戀愛而已,這麼理性做什麼?要這麼理性我乾脆不要談戀愛了。」作者並不是要人們捨棄感性的那部分,而是要告訴想建立一段長久關係的人,美好的感情可以是刻意經營出來的結果,這些事情並非隨緣而起,而是有方法可以學習與練習。

是天注定還是刻意經營?

我們可能或多或少曾聽過身邊的親友,因為美妙的緣分相遇相愛然後結婚生子這樣的故事,這種故事並不罕見,但是在美好的緣分之外,我們沒看見的是,他們可能非常珍惜這段緣份,並且也非常努力地經營兩人的關係,無論是相識、相愛或者共組家庭。

戀愛,尤其是想要長期關係,並不總是甜蜜激情,有很多現實層面要考量,也有很多事情我們不知道怎麼討論或如何開口,這麼重要的人生關係可從沒人教過我們,而《哈佛 X Google 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這本書提供讀者一個很具體的指南與實踐方式。

我認為有別於一般教你經營兩性關係、婚姻生活的書籍,講得頭頭是道,但怎麼做卻不知道。Logan Ury 的口吻與行文都很有科學家的風範,但又不是在教讀者科學理論,她更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實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