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份君 BackupKun

備份人生記憶的閱讀模組日誌

0%

平井孝志《本質思考》:探究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

終局思維封面

不要被表象所迷惑,唯有探究現象背後的模式與物力論,找到事物的本質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前言

這本書讀起來我覺得有點辛苦,有很多概念性、抽象化的內容。這本書的標題《本質思考》,本質是什麼?透過查詢它的定義,本質就是『事物中永遠不變,且必不可缺的性質。』;也就是作者平井孝志一直在強調,找出「隱藏在問題和現象背後,造成這些問題和現象的真正原因」才是本質思考。

看起來很容易懂,但其實,真正原因是什麼?表面上看到的原因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有可能是長期以來的沈痾所導致,有可能是某個內部因素,例如組織文化,所以這很難使用例如金字塔原則或 SWOT 等分析工具去解析(甚至本書作者覺得,光會用這些工具但不思考的人,很容易陷入自以為有思考的慣性裡)。

以做研究的角度來形容,本質思考並不是拿量化研究的數據出來解析而已,而是更著重在探索真相的質性研究。造成這個現象/問題的背後模式是什麼?這個模式的組成要素有哪些?彼此之間的因果關係如何?加入時間要素所產生的動態結果又會如何?如何去解讀這些因時間流逝而產生的變化?諸如這樣的思考過程。

許多人應該多少有這樣的經驗,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深思熟慮,甚至用上各種邏輯、分析工具幫助自己釐清思路,但最後的結果卻不如意,甚至有可能,原本的問題沒解決之外,還引發更多更大的問題。這很有可能就是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只拼命解決眼前的問題,而忽略了這個問題的背後模式。

例如公司業績下滑就只想著提升業績這個問題,於是逼迫業務人員拼命拿更多訂單回來、打折促銷、打包出售等銷售手段,但業績還是沒有起色。因為業績下滑可能不是產品訂價的問題,有可能是公司的製造或運輸流程出現問題而導致延遲供貨給客戶,競爭者加入且提供品質更好的商品,政府的法令致使無形成本提高…等。

《本質思考》的方法:系統動力學

作者於本書運用的方法,即是奠基於 MIT 史隆管理學院的系統動力學(System Dynamics)。本質 = 潛藏在現象背後的「結構(模式)」x「因果(物力論)」。

簡單一點地說,每一個現象一定是由背後的模式所造成,而這個模式是由許多構成的要素所組成,且這些要素之間是有因果關係的;然後長時間觀察這些要素的動態因果關係會造成什麼樣的變化與成果就是物力論。

結論

雖然《本質思考》讀起來不像是哲學書那樣艱澀,需要反覆咀嚼,但也不是看了就會出現『喔~原來詳細步驟是這樣』、『真沒想到問題還可以這麼分析』這種單純的商業工具書,或者是可以照抄的使用手冊,讓讀者可以馬上得到答案或者恍然大悟的感想。

深入思考這件事是要反覆練習的,作者在最後也推薦幾個自我訓練的方法:

  • 1. 從報導的標題先進行推論,再閱讀內容,看是否與自己的推論有差異。
  • 2. 運用從過往經驗到或思考過的事情,類推到面前遇到的問題。
  • 3. 將模式與物力論這樣抽象、概念式的想法視覺化,也就是把它畫出來,作者尤其推薦使用白板來畫。
  • 4. 說給別人聽:一來,說故事需要將自己畫出來的東西轉別為語言;二來,從對話、問答,可以得到他人的觀點,察覺自己的思考盲區,以及進一步深化思考。